歐洲常識 - 宗教改革中從天主教派生出了哪些新教派?
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從天主教中產生了許多新教,如衛斯理宗、循道公會、浸信會、公理會、布道會、靈恩派、五旬節會、神召會、基要派、再洗禮派、門諾會、貴格會等,其中,以馬丁·路德創辦的路德宗、加爾文創辦的加爾文宗、英王亨利八世創立的圣公會影響力最大,被稱為宗教改革時期的三大主流教派。
新教產生的原因和背景相同,因此,盡管是由不同的人創辦,擁有不同的組織形式,卻擁有幾個共同點,即均反對羅馬天主教會,均信奉《圣經》為最高原則,均不承認教會解釋教義的絕對權威,均認為教徒無須經由神父指引即可與上帝相通相遇。
路德宗是由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于1529年創立的。它的創立,標志著基督新教的誕生。路德宗的教義最核心的一點是“唯信稱義”,意即“只要有信仰便能成為義人”,這是路德在將《圣經》譯作德文時,將其中的“因信稱義”改作“唯信稱義”。路德宗因為這條教義,而被稱為“信義宗”。路德宗的經典除了《圣經》而外,還有《協同書》(編成于1583年,包括三大信經《尼西亞信經》《使徒信經》和《亞大納西信經》;馬丁·路德的《教義問答》《施馬加登信條》等)。路德宗建立以后,隨著影響力漸漸擴大,相繼傳入北歐諸國以及西歐部分地區,甚至遠傳至北美、亞、非、拉美等地區?!奥返伦谑澜缏撁恕钡慕?,便是為加強世界各地路德宗信徒的聯系而設的。
加爾文宗,又名“歸正宗”,是由法國神學家、宗教改革家加爾文在瑞士創立的。16世紀初期,瑞士的宗教領袖和人文主義者積極在瑞士開展宗教改革,在與馬丁·路德因分歧而漸行漸遠時,加爾文出現在了瑞士日內瓦,與當地的力量一起,推動了宗教改革。加爾文宗誕生。由于加爾文宗實行長老制,故而又被稱為長老宗。加爾文教與其他新教一樣,推動了歐洲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同時也因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而獲得合法地位,并傳至世界各地,其聯系世界各地本宗信徒的機構是1877年成立的“世界歸正會聯盟”。
圣公會又叫“安立甘宗”,圣公會是我國翻譯過來的叫法。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圣公會是由英王亨利八世于1533年創立的,事實上,圣公會創立的直接原因是英王亨利八世為了避免自己沒有子嗣繼承王位而使大權旁落,欲和其無法生育的妻子離婚,不被教皇批準,一怒之下宣布禁止英格蘭教會向教廷納貢,英格蘭教會因而獨立,成為英國的安立甘宗。國王成為教會的最高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