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英語 學英語,練聽力,上聽力課堂! 注冊 登錄
> 行業英語 > 法律英語 > 法律英語講解 >  內容

法律論文:法律文本中條件句的分類、特點與翻譯

所屬教程:法律英語講解

瀏覽:

2021年06月27日

手機版
掃描二維碼方便學習和分享

  美國法律語言學家David Mellinkoff曾指出“法律是一門言辭的職業”,美國法學教授蒂爾斯瑪也認為“法律就是言語的法律”,這些都說明了法律與語言之間的關系。但古怪生僻的法律專業詞匯、普通詞匯在法律語境中的晦澀意義及復雜法律長句的運用,加大了人們正確解讀法律文本并有效實現法律文本英漢互譯的難度。盡管隨著英美國家普通法系的發展,尤其隨著“簡明英語”運動的發展,法律英語的詞法、句法及語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但法律文本中的條件句因其詞匯數量多、結構成分復雜、修飾限定煩瑣、句間邏輯關系復雜等使其成了正確解讀法律文本的難點所在。并且,絕大部分概念完整的法律句子都包含三個要素:條件、法律主體和法律行為,其中以where/if引導的條件句+主句的句式是法律文本中的超級句式[1]。所以,在認知語言觀指導下,對法律文本中的這些條件句進行認知解讀,有利于維護法律的權威性、準確性、嚴謹性及有效傳遞法律信息。依此探討這些條件句的翻譯方法,則有利于實現原文與譯文法律功能對等和語言形式意義的雙重對等。

  1、 法律文本中條件句的認知解讀

  依據漢語復句三分系統(即將復句分為因果類、并列類和轉折類),條件句是因果類復句中的一種。條件句是“條件性因果推斷句的簡稱”,以條件為依據推斷某種結果[2]。而從認知視角對條件句展開研究較多的主要是認知語言學家??履嵋?。依據他的概念合成理論,條件句(尤其非事實條件句)是概念合成的體現[3]。人們依此可以解釋多種非事實條件句,而不再僅僅限于由If引導的顯性條件句。從而從認知角度動態地反映了人類思維的形成過程,也增強了人們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的生動性和豐富性。對法律文本中條件句的認知分析,既能發現其與一般條件句的共性,也能挖掘出其獨特性。

  1.1、 法律文本中條件句的分類

  法律文本中的條件句同樣遵循英語注重句子結構的規律,是在主語加謂語這一基本英語句式的基礎上加上修飾、補充、說明成分或一些從句延伸而來的。相應的,我們可以將法律文本中的條件句分為簡單條件句和復雜條件句兩類。

  從英語句子中的動詞性質看,其基本句型結構主要包括以下五類,即主謂句型、主謂賓句型、主系表句型、主謂賓補句型和主謂雙賓句型。法律文本中的簡單條件句往往以上述五種句型中的一種形式存在,結構相對簡單。如If he or she ratifies a contract,he or she is then bound to it(如果他/她簽署合同,那么他/她就有法律責任去履行合同)。這是由if引導的一個簡單條件句,構成了主語+謂語+賓語這一基本的英語句式結構。又如:If a sentence of imprisonment is imposed,there are limits on the term of imprisonment-not more than six months or less than three years.這個由if引導的簡單條件句實際上是impose a sentence這一結構的被動形式。需要指出的是這并不意味著簡單條件句有且僅有此種句法形式,也有可能是多個并列邏輯關系的主語加一個謂語或一個主語附帶多個并列關系的謂語,如Where a written and signed contract is required,a signature need not be at the end of the contract.本句也是由where引導的一個簡單條件句,但這個條件句中包含有兩個并列關系的主語,即a written contract和a signed contract。


  法律文本中的復雜條件句同樣是建立在五種基本的英語句式結構基礎之上的,包含由多個獨立小句借助連詞構成的具有一定邏輯關系的主語從句、定語從句、賓語從句、狀語從句等。如In the case of an application or request for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a legally effective judgement or written order of a foreign court,the people’s court shall,after examining 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aties concluded or acceded to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 with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 and arriving at the conclusion that it does not contradic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r violates State sovereignty,security and social and public interest of the country,recognize the validity of the judgment or written order,and,if required,issue a writ of execution to enforce 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is Law;if the application or request contradict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 violates State sovereignty,security and social and public interest of the country,the people’s court shall not recognize and enforce it.該法律語篇只有一句話,但包含了180多個單詞,交際目的是詳細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對外國法院判決、裁定的效力的態度。此法律語篇里一共有三個表示條件意義的成分。第一個條件結構是段落開頭的In the case of an application or request這一部分,但其后由for和of引導了很多補充說明成分,強調申請或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對象是外國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In the case of作為一般連接詞,可將其翻譯為“在……情況下/至于……/就……而言”[4]。在本句中不能將其翻譯為“如果”,可以理解為“在……情況下”,文中是指在人民法院承認判決書、裁定書的效力并發出執行令的情況下,即主句the people’s court recognize the validity of the judgment or written order,and,if required,issue a writ表達的中文意思。但這個主句又包含一個由if引導的省略結構的條件句,指出了人民法院發出執行令的特定條件,其完整形式為if it is required,即“在必要時”。本法律語篇的最后一部分是由if引導的一個完整的條件狀語從句,與上句形成了對比,說明了與之相反的情況,即在執行令的申請或者請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違反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條件下,人民法院不予承認和執行。

  1.2、 法律文本中條件句的特點

  法律文本中條件句與主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不用借助或必須借助顯性的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體現出來,表明法律文本中的條件句具有顯性表達和隱性表達的雙重特點。此外,任何法律法規的形成離不開特定的歷史語境。而語境特別是立法意圖對意義的探求不可或缺[5]。所以,一些非充分條件句要實現意義表達的完整性對法律語境也有較強的依賴性。而法律語境主要是指運用法律語言實現特定交際目的的特殊法律環境,具體包括法律言內環境和法律言外環境[6]。前者是指與法律文本中獨立的詞、句、段落及整個語篇有關的法律語境,著重點是語言因素。后者是指與法律交際相關的一切非語言符號,涵蓋面非常廣,如交際主體的法律認知水平、交際者所處國家的不同法律體制、法律思想及法律文化、交際者訴訟/申辯/反駁等不同的交際目的等。

  如If only one of a child’s parents is under the aforementionedconditions and the other parent is dead or missing, the child can beidentified as a de facto orphan. 這是一個由if引導的顯性條件句,表示狹義上的條件,副詞only只是加強虛擬條件句的語氣的。雖然該句與主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法律語段,也是一個假設意義與非事實意義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若僅僅依據該句中的條件,即“事實孤兒”是指父母一方符合上述條件并且另一方已經死亡或失聯,則給人以不完整、模糊不清的感覺。因為依據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認知范疇,“事實孤兒”包括但并不僅僅包括上述情形下的兒童,顯然這是一個不夠充分完善的條件。一種規則的意義依賴于特定法律語境的闡釋,是闡釋者在歷史和文化條件的限制之下所做出的認識論假設[7]。所以, 需結合上文中的“the aforementioned conditions”這一具體法律語境,即de facto orphans are children whose parents are under oneo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evere disabilities or illness, servingsentences in jail or under detention, in compulsory isolation fordrug rehabilitation or restri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r cannot becontacted,我們才能對“a de facto orphan a de facto orphan(事實孤兒) ”這一概念形成完整、正確、有效認知,對何為事實孤兒及何種條件下的孩子才能被視為事實孤兒有比較全面的界定。

  2、 法律文本中條件句的認知翻譯

  翻譯是一種認知活動,是以現實體驗為背景的認知主體所參與的多重互動為認知基礎的[8]。法律翻譯作為一種要求極為嚴格、專業性非常強的特殊翻譯,是“法律機制內的交際行為”。李克興教授曾以if、where、when、in case、in the event that、should、provided、providing共6組8個詞為例對法律文本中的條件句進行了系統介紹,并結合具體法律文本翻譯實例對if和where引導的條件句進行了詳細辨析。本文主要從認知視角展開探討,強調翻譯法律文本中的條件句時,譯者應在充分理解原法律文本撰寫者交際意圖的基礎上,發揮主體意識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積極調動其現有的與法律文化、法律體制、法律規則等相關的認知資源,充分考慮法律語境及目標讀者的認知能力等多種因素,靈活運用語用翻譯策略,從而實現語言意義與法律功能的雙重認知和諧。

  2.1、 轉換譯法

  轉換譯法是指為了讓譯文更加符合目的語的語法要求或表達習慣,而通過改變詞性、句子結構、語態等多種方式,使譯文更加最準確地道。

  如:However, in cases where buyer has paid the price, the sell-er loses the right to declare the contract avoided unless he does so.(a) in respect of late performance by the buyer, before the seller hasbecome aware that performance has been rendered; or(b) in respectof any breach other than late performance by the buyer, within areasonable time. 本句包含in cases where buyer has paid the price和unless he does so這兩個條件句。第一個條件句中的where一詞的語義及語法功能與if類似,均表示“如果/若……”。但where表達的正式化程度更高,更能體現法律的權威性,從而強化人們的認知。若將where一詞翻譯成“哪里”是絕對不可以的,應直譯為“如果買方已支付價款”。Unless相當于if...not,表示“除非/如果不/除了……”, 在本條款中引導的是含否定意義的真實條件句,而主句the seller loses the right to declare the con-tract avoided表示的也是否定意義。所以,雙重否定構成了肯定。翻譯時可將該句理解為“The seller has the right to declarethe contract avoided if he does so”, 即“賣方在以下情況下可以宣告合同無效”。

  比較原文和譯文會發現,這里靈活運用了轉換譯法,用漢語的肯定句取代了原文中表示雙重否定意義的句子。事實上,法律英語中運用否定詞或否定句式的情形比較多,這源于西方人的一種立法理念。西方法治意識理念是建立在自由主義基礎上的,強調的是維護和保障個人的權利[9]。所以,西方法律法規不是直接去限制人們的行為,其主要存在形式是規定人們哪些行為是不可為的,法律文本中使用否定、雙重否定甚至多重否定的形式比較多,如“Innocent recollection is not uncommon”及“No crime without law making it so/法無明文禁止者不為罪”。而我國作為一個成文法國家,強調從正面規定人們的合法及不合法行為,如刑法強調罪刑法定原則,即“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事實上,譯者在翻譯的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不斷地做出語言選擇,是確保譯文讀者認知和諧的一個動態心理過程[10]。而這里正是充分考慮了中西方不同的法律認知語境觀,為了更好體現中西方法律理念的不同而采用了轉換譯法。

  2.2、 拆分法

  英美國家與中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不一樣,人們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社會經驗,進而導致邏輯推理、智力活動等認知思維的差異,語言文字符號作為創造性的思維認知活動,反映了人們對世界的不同認知過程。而中西方人們之間不同的認知機制又逐步形成了中英文之間的句法結構差異。所以,在漢譯法律文本中的這些條件長句時,要順應漢語不同的句法結構或表達習慣,必要時將這些長句進行拆分,適當改變原句的表達順序并進行重新組合。

  如:The court stated as a rule, in the absence of a showing of afiduciary or confidential relationship if there is no accompanyingactual deception, artificial, or misconduct where the means ofknowledge are at hand and are equally available to both parties andthe subject matter is equally open to their inspection, one disre-garding them will not be heard to say that he was deceived by oth-er’s misrepresentations. 這句話中包含有兩個條件句,分別由if和where引導并以嵌入式置于句中。整句話的中心意思在句首The court stated as a rule/法院的規定這一部分,后面通過條件句及其他短語結構對法院規定適用的條件及具體內容進行了限制補充說明,體現了英語重形合、句子結構呈樹狀、語序向右擴展的特點。而漢語重意合、句子結構呈竹狀、語序向左擴展。 所以,翻譯時要遵循漢語句子的結構規律,將原來的英語復雜條件句拆散,將其分解成多個結構。一個短語表達一個意義, 從而借助多個短語來表達長句的復雜意義,其中if和where這兩個條件句可獨立成句,最終的譯文如下:如果沒有相應的實際欺騙、虛假行為或其他不當行為,雙方當事人已掌握了相關的知識手段并能平等地運用這些手段,同時雙方對該標的物享有同樣的監督權。法院規定:在沒有顯示信托關系或保密關系的情況下,無視這一切的一方當事人提出申請,認為是被對方的虛假陳述所欺騙時,法院將不予受理。

  3 、結束語

  在法律文本中,長達幾百個單詞的句子出現的頻率相對較高[12]。其中又以條件句為典型代表,條件句語篇行文獨特、語法結構復雜、話語信息密集。建立在體驗哲學基礎上的認知語言學對法律文本中條件句結構的分析以及跨文化的英漢條件句互譯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尤其對非充分條件句的正確認知需結合一定的法律語境。法律翻譯是中西方法律文化思想交流及英漢兩種語言之間轉換的橋梁,在進行法律英語條件句的漢譯時,需充分考慮中西方之間不同的立法理念、英漢語之間不同的語法結構,靈活采取轉換譯法、拆分法等多種翻譯方法。

  參考文獻

  [1]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克興.高級法律翻譯與寫作[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邢福義.漢語復句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4] 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5]李克興,王艷.香港法律條例中條件句引導詞翻譯的對比研究[J].中國科技翻譯,2013,26(2):31-35,62.
  [6]滕超.權力博弈中的晚清法律翻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7]宋雷,張紹全.英漢對比法律語言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8]何勤華,屈文生,崔吉子.法律翻譯與法律移植[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9]王寅.認知語言學的翻譯觀[J].中國翻譯,2005,26(5):15-20.
  [10]于小芮.中西方法治理念的比較及啟示[J].法制與社會,2009(11).
  [11]李占喜.譯文讀者認知和諧的語用翻譯策略選擇原則[J].外文研究,2013,1(3):85-91,107-108.
  [12] F. Ungerer&H.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13]杜金榜.法律語言研究新進展[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


用戶搜索

瘋狂英語 英語語法 新概念英語 走遍美國 四級聽力 英語音標 英語入門 發音 美語 四級 新東方 七年級 賴世雄 zero是什么意思聊城市飼料廠家屬院英語學習交流群

  • 頻道推薦
  • |
  • 全站推薦
  • 推薦下載
  • 網站推薦
美女视频很黄很a免费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