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是一所"文理醫工滲透、產學研結合"的綜合性大學,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國家和江西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
學校辦學始于1921年創辦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和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1993年,江西大學與江西工業大學合并組建南昌大學。1997年,學校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4年,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南昌大學協議。2005年,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合并組建新南昌大學。 經過多年的改革、建設與發展,學校已形成較為完整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文化創新和社會服務體系,擁有一支較高素質的教學、科研和管理隊伍,凝煉了大學精神,提升了文化底蘊,初步確立了自己的競爭優勢。隨著核心競爭力的增強,學校辦學實力和社會聲譽顯著提升。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江澤民、李鵬等先后為學校題詞,習近平、李嵐清、曾慶紅、吳官正、劉延東等中央領導先后到學校視察指導工作。習近平同志更是深情寄語"南昌大學前景無限"。
學校位于有著"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和"英雄城"美譽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F有前湖主校區、青山湖校區、東湖校區、鄱陽湖校區、撫州校區5個校區,占地面積8036畝,具有一流的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已經形成了信息暢通、設施先進、資源共享,以及基于網絡化的電視、一卡通、安防、廣播等為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是教育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江西主節點,是江西唯一一所全面升級為IPV6并接入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示范網絡的高校。學校圖書館藏書375萬余冊,被全國高校文獻保障中心和江西省教育廳確定為江西省高校文獻信息服務中心,設有江西省唯一一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有各級各類附屬(直屬)醫院12所,其中國家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醫院6所,三級甲等口腔醫院1所。
學校具有文理工醫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F開設12個學科門類的99個本科專業。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具有1種一級學科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15種碩士專業學位及在職人員以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中心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臨床藥理基地1個,國家臨床重點???個,國家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個。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特色專業9個、教學團隊1個、精品課程2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有江西省高水平重點學科5個,江西省重點學科41個。
"十一五"期間,學??蒲薪涃M總額達9.076億元,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419項,專利授權217項,分別比"十五"期間增長343%、217%和578%,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發表SCI收錄論文1030篇,EI收錄論文706篇,ISTP收錄論文443篇,CSSCI收錄論文1045篇。取得了硅襯底GaN基藍光LED技術、純電動汽車等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涌現了一批具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帶動并促進了學校自主創新能力的顯著提升,科技成果轉讓帶動政府、社會總投資37.2億元。在組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承擔國家級重大課題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并呈現良好增長勢頭。
多年來,學校以科教興贛為己任,推進學研產用相結合,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先后與省內外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單位簽訂一批全面合作協議,涌現出中興軟件(南昌)公司等一批產業基地。依托學校硅襯底GaN基藍光LED技術組建的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突破了日、美少數公司的壟斷,在世界形成了藍寶石、碳化硅、硅襯底半導體照明技術方案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新型半導體綠色照明產品已廣泛應用于路橋及大型建筑照明。高速鐵路軌道狀態數字化檢測技術為中國高鐵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助推江西社會發展的智囊團、思想庫作用日益顯現。南昌大學科技園為國家大學科技園,是首家"國家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成立有光伏技術研究院、轉化醫學研究院、生命科學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高等研究院、軍工研究院和北京研究院?!赌喜髮W學報》分文、理、工、醫科版,其中文、理科版為中文核心期刊,工、醫科版為科技核心期刊。
學?,F有專任教師2545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1258人,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9.43%;639人具有博士學位,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5.11%;1764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9.31%?,F有"雙聘"院士5人,外籍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長江學者"4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白求恩獎章"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7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江西省"井岡學者"特聘教授5人,88人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教研并重、兼容并蓄、致善致用"的辦學理念和"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穩定本科教育,加快發展研究生和留學生教育,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以素質教育為重點,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兼顧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的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并帶動和促進了學校人才培養整體質量的提升。"十一五"時期,學生共獲得各類世界及國家級獎勵近1000項,就業率穩步提高,就業質量明顯提升?,F有全日制本、??粕?4058人(其中校本部本科生54205人),各類研究生9830人。是國家首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和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學校。
學校大力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與30多個國家(地區)的近60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有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系。法國普瓦提埃大學孔子學院連續三年被國家漢辦評為優秀孔子學院,與印尼哈山努丁大學簽署了合作建設孔子學院執行協議。近年來,學校受教育部、商務部委托,成功承辦多類研修班項目。赴幾內亞開展經濟管理師資培訓,開展援助非洲專題項目研究,是中國首所在非洲頒發學歷證書的高校。先后組隊參加國際大專辯論賽、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等活動,開展赴境外參加夏令營、學習實踐及邀請境外大學生來華參加春、夏令營等交流項目。建立健全了師生赴境外高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進行學術交流,開展短期學習和實踐活動機制,拓展了師生的國際視野,增強了國際交流能力。菲律賓總統阿羅約訪問學校并發表主旨演講。學校辦學國際化氛圍日漸濃厚,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學校以引領區域文化為己任,遵循校園文化發展規律,突出高品位,培育昌大精神,創建和諧文化。先后組建了南昌愛樂樂團等文化藝術社團,承辦了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等國際、國內有影響的文化藝術活動,創造性地開展了以"前湖"文化品牌為主體的校園文化系列活動。青年教師鄭璐獲得2010年全國紅歌會總冠軍。積極傳承傳統藝術,建成了贛客方言數據庫、江西紅色文化數據和江西歷史文化研究數據庫,組建了四方藝術研究院、書畫研究院、國學研究院、贛劇文化藝術中心、影視藝術研究中心、贛學研究院、遙遠藝術研究中心、中國中部發展研究中心、江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一批重點研究基地,加強哲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研究,積極開展名家論壇、校地共建、咨詢服務和巡回宣講等活動,引導和推動區域文化發展。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南昌大學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實施國家、江西省和學校中長期改革與發展規劃(2011-2020年)暨"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內涵建設為主線,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加快關鍵環節的改革步伐,實現核心領域的重點突破,立足江西、服務全國,努力建設高水平的新型綜合性大學,為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實現江西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貢獻。